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犹如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照亮着世界和中国,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开辟了人类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新天地、新纪元。历史和现实一再验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就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也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方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一度遭遇曲折,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总趋势并未改变。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蕴含其中的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逻辑,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好发挥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纲要》相关章节全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大法、总规矩。在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全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章、全面贯彻党章,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